荔枝
戴叔伦〔唐代〕
红颗真珠诚可爱,白须太守亦何痴。
十年结子知谁在,自向中庭种荔枝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一颗颗红红的圆似珍珠的荔枝非常可爱,这位白胡子的太守是多么痴心啊。
十年后荔枝树结果时,也不知道是谁在这儿任职太守,但是他仍旧愿意在园中种下一颗颗荔枝树。
注释
亦何:何其;多么。
简析
《荔枝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首句写荔枝的形态,圆润可爱、鲜美诱人;次句“白须太守”是诗人自己,并问为何对种植荔枝如此痴迷;后两句遥想未来,荔枝树需要十年才能结果,但十年之后,可能已是他人就任。尽管未来充满不确定性,但自己还是愿意植下荔枝树。这首诗表面写荔枝,表达诗人对荔枝的赏爱;抑或以荔枝喻当地人民,表示即使多年后自己不再此地就仕,如今也愿意为民出力、造福于民。
戴叔伦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常州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 286篇诗文 52条名句
把酒问月·故人贾淳令予问之
李白〔唐代〕
青天有月来几时?我今停杯一问之。
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却与人相随。
皎如飞镜临丹阙,绿烟灭尽清辉发。
但见宵从海上来,宁知晓向云间没。
白兔捣药秋复春,嫦娥孤栖与谁邻?
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
古人今人若流水,共看明月皆如此。
唯愿当歌对酒时,月光长照金樽里。
长安晚秋
赵嘏〔唐代〕
云雾凄清拂曙流,汉家宫阙动高秋。(云雾 一作:云物)
残星几点雁横塞,长笛一声人倚楼。
紫艳半开篱菊静,红衣落尽渚莲愁。
鲈鱼正美不归去,空戴南冠学楚囚。